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,4月18日至4月24日是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。今年的宣传主题是“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。

广州市围绕老城市新活力、“四个出新出彩”的发展目标,以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为导向,坚持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,形成了构建生态空间保护格局、推动国土空间双碳发展、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等创新实践。

海珠湿地花鸟虫鱼种类翻番

广州多样的地貌、充足的雨热资源、优越自然禀赋为多种生物栖息繁衍和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。目前广州加强红树林、沿海滩涂湿地的保护与营造,强化番禺、南沙地区湿地恢复,利用广州市内滨水地带的连通性与重要水系,形成广大的湿地连片生态系统,大力开展水鸟栖息地修复,缝合水鸟破碎生境斑块,将部分候鸟繁殖地、越冬地、停歇地和迁徙通道纳入水鸟保护地中,提升迁徙“中转站”的湿地环境质量,提升和拓展迁徙水鸟的生存空间,为水鸟提供高质量生存环境,改善水鸟物种多样性功能。

同时,增设鱼道恢复鱼类洄游生态圈。针对珠江沿线,特别是流溪河流域和增江流域等鱼类丰富地区,进行闸坝改造增设鱼道,提供鱼类洄游途径。重点对河海洄游、溯河洄游、生殖洄游和越冬洄游型鱼类进行鱼道增设,改变鱼类生境的片段化和破碎化的现状,构建完整的鱼类洄游路径。

海珠湿地是广州在权衡超过万亿商业开发价值和生态保护之后,通过恢复抛荒果林建立起来的1100公顷城央湿地公园。近年来,海珠湿地通过疏通多条河涌,修复感潮河网,通过昆虫旅馆、草滩鸟岛等特色生境营造,恢复完整生态链。截至目前,湿地鸟类种数从72种增加到180种,昆虫种类从66种增加到539种,鱼类从36种增加到60种,获得了2016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(迪拜奖)。

广州锚定生态空间保护格局

广州地处珠三角的中部,九脉汇聚、三江汇流,拥有北部依山、中部沿江、南部滨海的山水城市格局,形成“山、水、城、田、海”的自然与城市格局。

优化构建美丽国土空间格局。广州市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根据国土开发与承载力相匹配要求,明确生态和农业空间不低于市域面积2/3,城镇建设空间不高于市域面积1/3,构建耕地护城、水网融城、森林进城、海洋亲城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。

目前广州已构筑通山达海的生态空间网络,整合9片重要生态片区、5000公里生态廊道、6个重要生态核心,构筑形成连山、通江、达海的网络型生态空间。

广州响应国家碳达峰、碳中和战略,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进行风廊划定、热环境管控分区等规划实践,制定城市降温规划指引,开展广州“酷城”行动,探索特大城市降温、控湿气候友好型技术。结合旧区更新、新区规划、生态空间保护建设,选取永庆坊二期、中新知识城、海珠湿地三个不同尺度、不同主题的示范项目,研究促进城市通风降温的技术方法与政策措施,推进城市绿色转型。

推荐内容